胆囊切除手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许多患者在经历了胆囊切除后,本以为可以摆脱胆囊疾病的困扰,然而,却有部分患者发现胆管又长出了结石。
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呢?在了解解决办法之前,先来看看胆囊切除后胆管长结石的原因!
1、胆汁成分改变
胆囊切除后,胆汁的储存和浓缩功能受到影响,胆汁直接流入肠道。胆汁的流速和成分发生改变,可能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胆色素等物质容易析出形成结石。
2、胆管狭窄或畸形
部分患者在胆囊切除术前可能就存在胆管狭窄或畸形等解剖结构异常,这些因素在胆囊切除后可能更加明显,容易导致胆汁排泄不畅,从而形成结石。
3、感染因素
胆管系统的感染,如胆管炎等,可引起胆管壁的炎症反应,导致胆汁淤积和结石形成。
4、饮食和生活习惯
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胆管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例如,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长期久坐不动,饮水过少等,都可能增加胆管结石的发生风险。
出现胆管结石后,一般会出现腹痛、黄疸、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发现以上症状,可通过超声、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等检查方式检查。
一旦确诊为胆管结石,可通过以下方式治疗!
1、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结石较小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解痉镇痛药、利胆药等。解痉镇痛药可以缓解腹痛症状,利胆药可以促进胆汁排泄,有助于结石的排出。
饮食调整:不要吃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同时,要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生活方式调整:不要久坐不动,多饮水,有助于稀释胆汁,促进结石的排出。
2、手术治疗
内镜治疗:对于胆管结石较小、数量较少的患者,可以采用内镜治疗,创伤小、恢复快。
腹腔镜手术:对于胆管结石较大、数量较多或内镜治疗失败的患者,可以采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开腹手术:如胆管结石合并严重的胆管狭窄、畸形或其他并发症时,可能需要进行开腹手术,但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国庆健康记#参考资料:
[1]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胆囊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