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益讲堂不开刀取走胆总管结石,专家出

近年来消化内镜技术发展迅速,一种叫“ERCP介入治疗技术”更是应用广泛,成为胆胰等疾病诊治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上,可以不用开刀取走结石。本期记者专访我省著名消化内科专家、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孙秀芝教授,了解如何科学处治胆总管结石疾病。

A.胆总管结石感染很危险

孙秀芝教授介绍,胆总管结石分为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和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可在胆总管中形成,或原发于肝内胆管的结石下降落入胆总管。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是指原发于胆囊内的结石通过胆囊管下降到胆总管中,结石的大小、形状、性状基本上与同存的胆囊结石相同或相似。

胆管结石的形成多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和胆道蛔虫密切相关。胆管结石一般平时可无症状,但当结石阻塞胆管并继发感染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阵发性上腹部疼痛,寒颤高热和黄疸三者并存。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要高度重视,医院就诊。

饮食过好,经常吃的油腻的人,易患胆总管结石,长期摄入的脂肪和胆固醇较高,易诱使胆汁成分发生变化,促成结石的发生。

孙秀芝教授

B.不开刀除掉胆总管结石

“ERCP”全称内镜下逆行胰腺管造影术,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照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和治疗胆总管结石、阻塞性黄疸等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近年来通过临床医生的努力,通过内镜,可以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鼻胆汁引流术、内镜下胆汁内引流术等介入治疗。以其不开刀,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为广大胆总管结石患者康复带来帮助。

首先,“ERCP”术中有诊断优势,可进行胆管造影,可以确诊胆管是否病变,也是胆总管结石最权威的确诊方法。“ERCP技术”手术创伤很小,它通过消化道进行微创手术,通过十二指肠乳头不到1厘米的切口,就可进行取石操作,可减少结石的复发率。

据孙秀芝教授介绍,胆总管结石很容易复发,如果采用传统外科手术复发后再次手术难度加大,并发症增多。通过“ERCP技术”微创手术可重复性操作,如果胆总管结石复发,可重新手术,受到医生和患者的肯定。

C.链接:别轻视胆总管结石

在各类胆结石中,胆总管结石的危害最大。典型临床表现为上腹痛、发热、黄疸,严重可发展成化脓性胆管炎、肝脓肿,可出现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症状,危及生命。胆总管结石可引发急性胰腺炎,胰腺的胰管开口与胆总管开口同为十二指肠乳头,胆总管结石在导致胆总管梗阻的同时可引起胰管梗阻,胰液排除不畅,诱发胰腺炎,病情严重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调查发现,约70%以上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是胆总管结石。由于胆总管结石可反复发作,引发慢性的胆管梗阻和炎症,长期发作可导致胆汁性肝硬化和胆管癌的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guoyun.net/jbtz/221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