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其具有储存糖原、解毒、控制代谢、脂质代谢及转运、尿素代谢及分泌血浆蛋白等重要生理功能。我国是肝病大国,据年统计,中国罹患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总人数高达3亿;其中死亡率最高的肝癌位居各种癌症发病率的第二位;每年有近40万人死于肝癌,其死亡人数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50%。肝脏早期疾病(脂肪肝、肝炎、肝纤维化等)往往没有明显的体征而被忽略,导致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并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目前针对晚期肝病如肝硬化和肝癌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通常的治疗方法是切除病变组织并移植入健康的肝脏,但肝脏供体不足、手术费用高、后期免疫排斥强等因素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对于晚期肝病患者,促进其原位肝脏快速再生是临床治疗的希望。那么,促进肝脏再生起始的关键机制是什么?维持再生肝脏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有哪些?目前所知甚少。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西南大学罗凌飞课题组数年前利用细菌硝基还原酶(NTR)及其底物甲硝唑(Mtz)系统,建立了斑马鱼肝脏再生模型用于肝脏再生研究,并首次发现在肝脏极度损伤情况下,新生肝脏细胞来源于成熟胆管细胞的转分化,此研究于年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该结论近年来已在哺乳动物小鼠中被反复论证。
年5月28日,罗凌飞课题组利用斑马鱼肝脏受损模型,进一步揭示了mTORC1(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