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衣女战士——医院放射科主任张敏荣
看到女战士一词,很多人会想到部队里那些英姿飒爽的女兵,而这里在加上“铅衣”二字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家可能听说过,医院大都有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如心脏介入、神经介入、外周综合介入治疗等。因为从事这些治疗的医生在做手术时是在射线下进行的,他们除了必须穿手术衣外,还要穿上10公斤重的铅衣,戴上1公斤重的铅围脖和半公斤重的铅眼镜,由此,人们形象地把他(她)们比喻为铅衣战士。张敏荣就是其中一员。
张敏荣,医院放射科主任,中医与影像本科双学历,医学影像学学士,主治医师,主管X线诊断及介入治疗工作。在她的带领下,科室人员团结协作,相互支持,目前放射科已发展成为融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另外,张敏荣还有许多头衔:河南省医师协会放射专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及介入治疗专业委员,河南省生物工程学会介入专业委员,河南省呼吸与重症学会介入专业委员,商丘市医师协会放射专业副主任委员等。
记者见到张敏荣时,她刚下手术台,刚为一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做了介入手术。脱去沉重的铅衣,湿透的手术衣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射线下医生的艰辛与奉献,而她那疲惫而微笑的面容,却让我们意识到这是手术成功的喜悦。
据了解,张敏荣是新中国成立后原商丘地区第一位放射专业毕业的女放射医生。她从医30多年一直在放射科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患者。年她担任科主任后,更是经常加班加点,在她与科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放射科一步步走向规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放射科数十次被评为院先进科室,她本人也多次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和市卫生系统结核防治先进工作者,她所带领的科室被评为省放射防护先进单位。参加工作之初条件简陋,她利用现有条件尽可能多地开展工作。她经历了暗室透视、电视透视、自动洗片机洗片、数字化摄影的发展历程。影像设备的发展日新月异,她深知,作为放射科医生也要与时俱进。
张敏荣主任工作中
年7月,河南省首届介入治疗提高短训班开班,张敏荣得到领导的批准前往参加,从而了解了介入治疗这一新兴学科,看到了介入治疗的发展前景。兼于条件所限,医院只能开展一些简单的工作。为了更好地学习介入治疗技术,年12月,她赴首都医科医院介入科进修,师从全国著名介入专家翟仁友教授。在进修期间,她勤奋好学,不怕吃苦,多次受到翟仁友主任和于萍副主任及带教老师的表扬。年,“非典”肆虐,当年3月,介入科有一名患者疑似被感染,科室10多名进修生先后离院回家,只剩下她一人坚持进修。当时科室里有两位老师被抽医院——医院,介入科室医师人员缺乏,她坚持留下来与老师们一起投入到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医院的领导得知消息后,打来电话给予慰问,后又派蒋家东业务院长和马玉东大内科主任到北京慰问,使她倍感温暖,增加了她与老师协同作战的信心。当年6月,北京解禁,她完成了进修任务,回院后很快投入到工作中。目前医院开展的子宫腺肌症介入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介入治疗、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肝癌肿瘤动脉持续灌注化疗与栓塞术、食道癌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等在商丘地区均处于领先地位。近期该院开展的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消化道大出血与顽固性腹水技术项目,填补了商丘的空白。
目前,张敏荣正带领她的介入团队准备开展胆管癌所致胆道狭窄行胆道支架植入术、外周血管内血栓取出术等介入治疗技术,为更多患者解除痛苦。“创伤小(米粒大小创口)、见效快(栓塞止血)、住院时间短(有的住院3天至5天)是微创介入治疗的优势。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还患者原装生活是我们的目标。”张敏荣说。如今,张敏荣与她的介入团队活跃在介入手术室内,是地地道道的铅衣战士。
京九晚报全媒体记者宋云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