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G4
浆细胞产生包含IgG在内的5种亚型的免疫球蛋白,IgG的4个亚类以血清浓度由高到低命名,其中,IgG4血清浓度最低,仅为0.35~0.51mg/mL;IgG4可由Th2细胞因子IL-4,IL-10和IL-13诱导产生。
既往,IgG4被认为是非致病的温和性抗体,与C1q和Fc受体的亲和力低,无法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引起严重的免疫反应;且IgG4只能与抗原形成单价键,难以形成较大的免疫复合物,上述因素均降低了IgG4引发免疫损伤的可能性。但近年研究发现,在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中,IgG4是其主要的抗体成分,与致病性密切相关。不仅如此,近年来人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疾病—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ImmunoglobulinG4-relateddisease,IgG4-RD)。IgG4-RD可累及多个器官,包括皮肤,即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皮肤病(ImmunoglobulinG4-relatedskindisease,IgG4-RSD)。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IgG4-RD
(IgG4-relateddisease)
一、历史
?年,Mikulicz首次报道米枯力兹病(Mikuliczsdisease)[1];
?年,kawaguchi(川口)等[2]首次报道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年,Kamisawa(神泽)等[3]首次以“IgG4-RD”命名;
?年,Yamamoto(山本)等[4]发现米枯力兹病血清IgG4水平升高;
?年,Sato(佐藤)等[5]首次报道IgG4-RD累及皮肤;
?年,Ingen-Housz-Oro等[6]报道了仅累及皮肤的两个病例,并提出了IgG4-RD的诊断标准。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HLA-DRB1和FC-γ受体IIb区域可能是IgG4-RD的易感位点)、微生物、金属元素(锌、镁)(图1[7])、自身抗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等相关。其中,涉及的细胞因子通路及可能的治疗靶点如图2[8]。
图1金属锌、镁过敏后引发IgG4-RD
图2IgG4-RD的病理生理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三、临床表现
IgG4-RD好发于亚洲人,Umehara等[9]统计的日本人发病率为0.28~1.08/人,每年新诊断~名患者,也发生于白种人;多为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IgG4-RD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血清中IgG4水平升高,IgG4+浆细胞的浸润和纤维炎症,常累及胰腺、唾液腺、泪腺、肾脏等(图3[10])。
图3IgG4-RD各系统受累表现,粗体表示最常见的原发症状
四、实验室检查
?CRP、ESR可升高;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IgE水平(约60%)升高;
?低补体血症(约40%)多见于IgG4相关的肾病患者;
?外周血IgG4水平升高(≥mg/dL),总血清IgGmg/dL;
?血清中浆母细胞标志物(CD19lowCD20-CD38+CD27+)数量升高(>/mL),与疾病活动度相关;
?部分患者可出现血清自身抗体阳性,如ANA(约30%),RF(约20%);
?当累及胆道造成阻塞时,可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和/或肝酶异常。
五、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不仅用于评估受累部位的特征、范围和病变活动性,亦有助于发现一些无症状的内脏器官受累,其中,PET/CT最具优势,且18FDG摄取率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图4[8]);超声可用于检查淋巴结、心脏等;CT和MRI(图5[11])在IgG4-RD的诊疗中应用最为广泛,其特征性表现是诊断IgG4-RD的重要依据,亦用于评估疗效。
图4A.两侧下颌下腺和腮腺肿胀;B.腹部CT示“腊肠状”胰腺(*);C.PET/CT示下颌下腺和胰腺中有18FDG吸收
图5磁共振胆管造影,A.治疗前,肝蒂多发狭窄,管道不规则和扩张;B.免疫抑制治疗后管道狭窄和扩张显著改善
六、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
?特征性组织学表现: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席纹样纤维化及闭塞性静脉炎;
?IgG+、IgG4+浆细胞浸润:受累组织中可见IgG+及IgG4+浆细胞,IgG4+/IgG+比值>0.4;
?其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七、诊断
年,Ingen-Housz-Oro等[6]提出IgG4‐RD诊断标准(表1),Arianayagam等以圆形集合图形象表示3条诊断标准的意义(图6[12])。
表1IgG4‐RD诊断标准
图6IgG4‐RD诊断标准集合图
八、鉴别诊断
Kamisawa等[13]总结了IgG4-RD的鉴别诊断(表2)。
表2IgG4-RD的鉴别诊断
九、治疗
治疗目标:减轻病灶炎症,保护脏器功能,同时尽量减少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治疗时机:无症状的重要脏器受累者,病情活动时需要治疗;有症状的活动性IgG4-RD患者均需治疗,早期治疗可防止炎症和纤维化造成的不可逆性脏器损伤。
目前,尚无统一的IgG4-RD治疗方案,已报道的治疗方法有系统性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和手术,其中,糖皮质激素是IgG4-RD治疗的基石,亦是公认的一线药物,可用于疾病的诱导缓解和维持阶段,疗效较好,但常复发(维持治疗的复发率约30%),但复发患者可再以激素治疗,疗效仍好。
难治性、复发性病例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等(表3[8]);也有文献报道采用利妥昔单抗、度普利尤单抗治疗,效果良好,可能用于治疗IgG4-RD生物制剂如下(表4[8])。
IgG4‐RD累及重要器官造成压迫,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等紧急情况,需采取快速有效的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解除压迫,尽快缓解症状,恢复器官功能,为后续药物治疗创造条件。
表3IgG4-RD的常用治疗方案
表4有望治疗IgG4-RD的生物制剂
IgG4-RSD
(IgG4-relatedskindisease)
一、临床特征
?临床罕见,Lin等[14]报道例IgG4-RD的皮肤受累发生率为4.2%;Yamada等[15]报道皮肤受累发生率为6.3%(80例);
?皮肤表现常晚于全身表现出现,但也有皮肤受累首发和仅皮肤受累的文献报道;
?皮疹分布呈“头重脚轻”(图7[16]),累及头皮可造成秃发(图8[17]);
图7IgG4-RSD皮疹类型及分布模式图
图8患者出现多灶性脱发(A,B),头部皮肤松弛(C)
?皮疹可为丘疹、结节、斑块或肿块,按照皮疹类型可分为七种,或按照有无IgG4+浆细胞直接浸润分为原发型(表5前三种)和继发型(表5后四种)[18];
?部分患者可合并脓疱型银屑病(图16[20]);
?常伴有瘙痒(75.0%)。
表5IgG4-RSD的分类、临床特征及鉴别诊断
图9A.63岁的日本男性,躯干和四肢丘疹和结节病史10年,IgG(mg/dL;正常-mg/dL),IgG4(mg/dL;正常4.8-mg/dL),IgE(kU/L;正常kU/L),IgG4/IgG比例(37.4%),IL-6正常;B.皮肤活检示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C.IgG4免疫染色显示IgG4阳性浆细胞占54%图10a.70岁男性,左侧耳周和下颌缘部红色斑块,左侧腮腺肿胀、左侧下颌下淋巴结肿大;b.65岁男性,右侧耳后红色斑块;c.63岁女性,耳前、面颊、下颌部红斑,伴瘙痒和左腮腺肿胀;d.46岁男性,双侧耳后、颈后区皮下结节2年
图11A.66岁日本女性,肾功能不全和双侧上眼睑肿胀,高IgG(mg/dL)、IgG4(mg/dL)、IgE(ku/L)水平,IgG4/IgG比值高;B.泪腺的活检示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C.IgG4免疫染色可见IgG4+细胞浸润,IgG4+/IgG+细胞比例约为70%
图12a.65岁日本男性,患有皮肤浆细胞增生症、肾脏硬化、胆管、肝脏和前列腺肿瘤。2年后,下肢和躯干出现鳞屑性红斑,血清IgG(mg/dL)、IgG4(mg/dL)、IgE(ku/L)水平高,IgG4/IgG比值高(22.1%);b.真皮乳头和血管周围浆细胞和淋巴细胞均浸润;c.IgG和IgG4免疫染色显示IgG4+/IgG+比值约为60%
图13头部、躯干和四肢有多个红斑丘疹和结节,伴剧烈瘙痒(A,B,C),可触及双侧腋窝和腹股沟区域的淋巴结;左前臂和左上背部的皮肤活检均示浅、深血管周围和局灶性结节状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以浆细胞浸润为著(D,E)
图岁的日本女性,30年前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胰腺炎、Mikulicz病,A.患者的小腿和足背出现紫癜性皮疹;B.组织病理学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C.免疫染色示真皮上部的血管中有IgG4沉积
图15患者患有自身免疫性胰腺炎、Mikulicz病和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性紫癜,A.右手指端出现雷诺现象、手指发紫和右手食指坏疽;B.磁共振血管造影示右手指动脉缺血,食指为著
图16患者1:a.躯干多发脓疱,红斑;b.眼睑和下颌下腺对称肿胀;c.磁共振示泪腺对称肿胀;d.
口服泼尼松龙后,泪腺肿胀改善;患者2:e.CT示右肾肿瘤;f.下肢脱屑性红斑
二、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
?IgG4-RSD包括两种组织学模式:表现为结节性皮炎模式和皮下结节模式;
?不同器官中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差异较大,在纤维化明显的皮肤标本中,常不出现席纹样纤维化(图17[6]);
?IgG4-RSD浆细胞浸润和席纹样纤维化显著(图18[21]),但闭塞性静脉炎(图19[21])比典型的IgG4-RD(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少见;
?高倍视野中可见大量IgG4+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IgG4+/IgG+浆细胞>40%(图20[5]);
?免疫组化:CD、CD20、IgG、IgG4、IL-6等呈阳性表达,浸润的细胞中尚包括许多FoxP3+细胞,它们可能与肥大细胞相互作用产生IL-6,并通过转化生长因子/phospho–Smad2/3途径促进纤维合成(图21[6])。
图17席纹样纤维化包绕淋巴滤泡,血管正常(A×50,B×)
图18A.镜下可见致密的纤维化,淋巴浆细胞浸润;B.瘢痕样纤维化;C.席纹样纤维化;D.以血管为中心的纤维化
图19镜下可见致密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核碎片,与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一致(A),可见中型(B)和大型血管(C)改变;Masson染色示闭塞性静脉炎(D)
图20镜下可见致密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化(A),可见大量浆细胞(B);IgG4+/IgG+浆细胞>40%(C,D)
图21免疫组化,A.CD+浆细胞主要位于淋巴滤泡附近(×);B.CD20免疫染色示真皮及皮下约一半B细胞浸润的淋巴滤泡(×50);C.淋巴滤泡间区和生发中心IgG4+的浆细胞(×);D.调节性T细胞核表达FoxP3,阳性率约20%(×);E.PD-1染色示滤泡生发中心内大量的滤泡辅助型T细胞(×);F.ICOS(诱导T细胞共刺激剂)在生发中心大量的滤泡辅助型T细胞和淋巴细胞中表达(×);G.CD/c-kit免疫染色示大量肥大细胞浸润(×);H.IL-6表达于细胞质(×)
三、诊断
Adam等[16]于年提出IgG4-RSD诊断标准(表6)。
表6IgG4-RSD的诊断标准
四、鉴别诊断
表7IgG4-RSD的鉴别诊断
五、治疗
IgG4-RSD的治疗同IgG4-RD,此外有文献报道,沙利度胺可以治疗假性淋巴瘤样IgG4-RSD(图22[6])。
图22患者头皮皮疹(A,B),外用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治疗数周无效,改为沙利度胺口服,治疗5月后结节明显消退(C,D)
文章内容仅用于学术讨论,仅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
参与者:
辛伍艳,张涵茵,胡媛,孙莉婷,孙钰桢,何江曼,袁梦瑾,杨潇潇,张阳,石卫华,韦旭华,赵冰洁,张江安
参考文献:(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