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gG4相关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IgG4相关性疾病过去称lgG4阳性多器官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是一种与lgG4相关,累及多器官或组织的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一个或多个器官弥漫性肿大;血清lgG4升高;组织中淋巴细胞和lgG4+浆细胞浸润、伴随纤维化、硬化改变为主要特征。认识历史:年由Yoshida提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并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和自身免疫性因素相关。年首次介绍AIP与IgG4+浆细胞的关系,提出唾液腺、胆管和腹膜后组织等的类似病变,活检标本显示:大量IgG4阳性淋巴细胞浸润。年Kamisawa等首次引入IgG4相关性疾病的概念,又称为IgG4阳性多器官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年国际上在AutoimmunRev杂志宣布该种疾病的诞生。流行病学:缺乏流行病学资料,发病机制不清。为慢性免疫病。日本:0.28-1.08/10万,每年新诊断-例。国内:年开始认识、重视和研究。非罕见疾病。

1、症状和体征:中老年男性易患,可有过敏样表现,如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药物过敏等。起病较隐匿,临床疾病谱广泛,症状因受累器官不同而出现相应表现,主要是器官肿大导致的阻塞或压迫症状,严重者出现脏器功能障碍或器官衰竭表现(肾脏、肺脏、肝脏、垂体等)。器官受累可单个出现,也可几个同时或相继出现。因缺乏认识,就诊与不同科室而误漏诊。全身症状轻,发热不常见。激素反应好,但易复发。下表为脏器受累表现

影响器官组织

疾病表现

影响器官

疾病表现

唾液腺和泪腺最常见

腮腺、颌下腺、泪腺肿大

甲状腺

炎性

胰腺常见(胰腺炎)

胰腺肿大、无痛性黄疸

胆管

硬化性胆管炎,黄疸、肿块

眼眶及周围组织炎

肿胀、红肿、炎性假瘤

胆囊

硬化性胆囊炎、黄疸

肺炎性假瘤、间质肺炎

肝脏

肝炎、肝硬化、肝功异常

纵膈

纵膈纤维化

乳腺

硬化性乳腺炎,肿块

腹膜后

腹膜后纤维化,肿块、压迫

前列腺

前列腺炎

主动脉

主动脉周围炎

垂体

垂体炎,肿大,垂体功能低下

腹主动脉

炎症性腹主动脉瘤

淋巴结

淋巴结肿大

肾间质

肾间质小管肾炎、尿异常

脑膜

硬化性脑膜炎,头痛、颅压高等

心脏

心包炎

皮肤

皮疹

2、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1)、常规化验:球蛋白高、IgG高,IgG亚型高、尤其IgG4升高明显,部分ANA、RF阳性,ESR高、IgE高、嗜酸细胞高、补体低、CRP不高。累及不同器官出现相应实验室异常,如肾脏、甲状腺、消化系、垂体等会出现相应化验异常。

(2)、超声、CT、MRI、PET-CT(价值大区分炎症和肿瘤)见脏器异常。

ERCP/M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磁共振胆道造影)有助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和硬化性胆管炎的诊断及与肿瘤的鉴别诊断

(3)、病理活检:超声、CT引导穿刺,手术活检。但胰腺、垂体、腹膜后活检困难。

1、诊断标准:(1).一个或多个器官出现弥漫性/局限性肿大或肿块的临床表现;(2).血清IgG4升高浓度﹥mg/L;(3).组织病理学检查:a、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伴纤维化(特征为席纹状);b、组织中IgG4+浆细胞浸润:IgG4+/IgG+﹥40%,且IgG4+浆细胞﹥10个/HPF。

符合(1)+(2)+(3)确定诊断;(1)+(3)很可能诊断;(1)+(2)可能诊断。

部分已知的器官特异性诊断标准:自身免疫性胰腺炎(IgG4相关)(年亚洲标准);米库利奇病(IgG4相关)(年日本标准);IgG4相关性肾病(年标准)。器官特异性诊断标准不适用于其他器官受损者,普通医生和专家不易熟悉。

目前多采用综合标准,如果综合标准不能确诊,可结合特异性标准诊断

2、鉴别诊断:

(1)、恶性肿瘤:脏器癌肿:如胰腺癌、胆管癌、腹膜后肿瘤等;恶性淋巴瘤;(2)、类似疾病如:干燥综合征(SS)、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Castleman’s病、继发性腹膜后纤维化(RPF);ANCA相关性血管炎(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结节病等;也可出现上述临床、血清学改变和相似的病理表现,如:血清IgG4升高,组织病理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确诊必须排除上述疾病。

3、IgG4升高的意义:IgG4-RD血清IgG4升高的占大多数(70%-90%),IgG4-RD20%—30%的患者血清IgG4是阴性的;并非所有IgG4升高的患者都是IgG4-RD。血清中IgG4升高也可见于:(1)、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如SLE、SS、系统性血管炎(ANCA相关性)、RA、AS、(2)、感染。(3)、恶性肿瘤(胰腺癌、胆管癌)、(4)、过敏性疾病、天疱疮、哮喘、结节病等。(5)、约5%健康人也会升高。

疑似IgG4-RD的表现见下表:

高度怀疑IgG4-RD

1)对称性泪腺或者腮腺或颌下腺肿大;

2)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3)炎性假瘤;

4)腹膜后纤维化;

5)组织病理提示淋巴浆细胞增生或怀疑Castleman’sdisease;

怀疑IgG4-RD:

1)单侧泪腺或腮腺或颌下腺肿大;

2)眼部肿瘤样病变;

3)自身免疫性肝炎;

4)硬化性胆管炎;

5)前列腺炎;

6)间质性肺炎;

7)间质性肾炎;

8)甲状腺炎或甲减;

9)垂体炎;

10)炎性动脉瘤;

11)硬脑膜炎;

12)纵膈纤维化;

一、治疗适应证:1、有症状且病情活动。2、有症状合并以下器官受累者积极治疗:主动脉炎、腹膜后纤维化、近端胆管狭窄、小管间质性肾炎、硬脑膜炎、胰腺增大、心包炎等。3、部分无症状,经检查发现重要脏器受累,可能造成重度、不可逆的后果者也需治疗。4、临床轻、进展慢,非重要脏器受累者可暂不治疗,进行观察。

二、治疗药物:

1、诱导缓解治疗(1)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缓解诱导一线药物,首选。对所有活动性(除非禁忌)、未治疗者均应激素治疗。剂量30~40mg/d,根据体重和病情可适当调整。病情控制后应规律剂量递减,至最小维持量维持。

(2)、免疫抑制剂/其他的使用免疫抑制剂使用适应症:①病情活动而不能递减激素时应该联合免疫抑制剂;②小剂量激素维持时病情复发者;③部分多器官受累。病情较重的患者起始治疗时也可加用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传统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甲氨蝶呤、他克莫司、环磷酰胺等。生物靶向治疗药物,如抗CD20的利妥昔单抗,对IgG4-RD患者也有较好的疗效。

2、维持治疗:诱导缓解后,诱导缓解后应进行长时间的维持治疗。维持治疗的药物可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或任何一种免疫抑制剂;或两者联合。维持治疗时间无定论,部分患者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进行维持治疗。

3、疾病复发的治疗gG4-RD诱导缓解后如停药复发可用CS重新治疗,同时复发者缓解维持期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的医院
北京中科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guoyun.net/xzzl/6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