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在为腿疼麻酸胀无力走不远烦心看

□记者林辉通讯员乔海洋

70岁的张女士近半年来感觉“脚力”明显下降,走半个小时腿就酸困、乏力、走不动,非要坐下休息一会儿,才能再走。去医院检查,被告知患了腰椎管狭窄症。对于这个诊断,张女士很害怕:椎管会不会越来越窄?会不会有一天突然无法走路,甚至瘫痪了?但更惧怕“开大刀”的损伤更大,万一失败不是瘫得更早了吗?

常见“老年病”不必过于担心

“张阿姨的症状是由退变的腰椎管狭窄症引起的。”医院椎间盘中心周红刚主任说,腰椎管狭窄症多见于中老年人,是许多人腰腿痛和下肢行走无力的常见原因。

人进入中老年后,各个组织出现老化、退变、增生,腰椎管也不例外。腰椎管附近的软组织会增生、增厚,腰椎间盘膨出甚至突出、骨质增生等,导致神经周围空间变小而受压。

“如果你细心地保留了年轻时的椎管影像资料,和年老时的椎管影像资料一对比,年老时的椎管大部分都会比年轻时的要窄。”周红刚主任说,换句话说,每个老人可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问题。可以说,这是种常见“老年病”,不用过于担心。

据介绍,张女士所表现的“间歇性跛行”是腰椎管狭窄的典型症状,即表现为行走后(通常为数百米,严重时可为数十米),出现一侧或双侧腰酸、腰痛、臀部疼、下肢疼痛、酸胀、麻木、无力,如同灌铅一样,以至难以继续行走(有患者常常会说一走路腿就困得不行);但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症状即可缓解或消失,患者继续行走,上述症状又会出现。如此情况反复出现,即为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的表现可逐渐加重,即能坚持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需要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常仅表现在步行过程中,骑车一般不受影响。

不过,周红刚主任提醒,腰椎管狭窄症与许多下肢关节的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症状有相似之处,要注意避免相混淆而造成误诊。在确诊椎管狭窄症前,一定要先排除是否有下肢关节和血管的病变。

治疗首选微创技术

得了腰椎管狭窄症怎么治疗?这不但是张女士的困惑,也是众多患者最关心的问题。

“由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周红刚主任说,目前有许多保守治疗的方法对症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不适。但是当椎管狭窄问题严重影响到生活时,比如有的人连续十几分钟都走不了,就要考虑下一步治疗了。

随着近几年脊柱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也愈发成熟,愈发微创。而全世界脊柱专家的共识是:创伤越小越好,对脊柱稳定性影响越小越好。既要扩大椎管,彻底减压,又要尽量不切除或者少切除患者的骨骼。如何做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医院椎间盘中心在微创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方面经验丰富,在计算机导航下椎间孔镜技术、Uless技术、Delta技术都是很好的解决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的方法,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个性化处理。

据了解,这些微创方法具有共同的优点就是治疗时间短、创伤小(仅有钥匙孔大小)、恢复快,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不仅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同时由于恢复快能更早地进入正常生活,提高了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来源:大河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guoyun.net/ysty/27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