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人对外科的认识,都只是停留在外科只能处理身体表面的问题,或外科的治疗只有“一刀切”。
对此,在广医二院外科工作了整整30年的薛平主任表示,自90年代初以来,外科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如今的外科治疗不仅仅是“一把刀”。
一位称职的外科医生更应该懂得“双枪”操作:一手拿内镜,一手拿刀。
“如今外科治疗已经进入到一个精准治疗的时代,不仅在多器官、大器官的疑难手术做得更深入,而其微创技术也越来越好,可以与说微创手段已经进入了肝胆外科的每个细节。”
外科治疗的快速更新,使得对外科医生的专业要求更严格,为了能跟上外科发展的步伐,做一名称职的外科“工匠”,薛平每天都会安排时间学习,而正因为他多年来的钻研精神,让他拥有专业的眼光和经验积累,挽救了不少垂危的生命。
判断准、手法妙
内镜微创挽救垂危生命
43岁的小陈,是家里的顶梁柱。某天他突然出现高烧、腹痛、黄疸的症状,胆红素一下子高达多(常人是20几左右),并在短短几天内出现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被家医院治疗。
医生认为小陈的症状不像是传染病,于是邀请了多位专家会诊,薛平是会诊医生之一。薛平查看小陈的CT结果,发现小陈的胆管虽然没有扩张,从临床上他还是怀疑是胆道的问题,有可能是胆道被东西堵住了,于是把小陈接到自己科室治疗。
转诊后,小陈的情况迅速出现恶化,出现了感染性休克的情况,已经命悬一线了。薛平认为,这时应该先把胆汁引流出来,把最紧急的黄疸处理掉。经过讨论,薛平决定使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术(ERCP)为小陈引流胆汁。ERCP内镜从口进入,一直进入到胆道里,打开胆道的瞬间,一下子涌出了许多活生生的肝吸虫,还有不少脓液。薛平立马把胆道里面的脓液排除。
术后小陈的症状好转,黄疸的迹象也消退了,肝功能、肾功能也渐渐恢复,呼吸也稳定了。“如果不是ERCP内镜微创的使用,小陈的病情处理也没那么幸运了。”薛平称。
精准治疗
抗击“疯狂的”石头
据了解,ERCP微创已经成为当今胰胆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但该技术需要做得很细微、很精细,若稍有以毫米来算的小误差,就会导致内镜插不到胆管处,不仅损伤胰胆等重要器官,还会导致手术失败。因此,该治疗技术对医生的经验和手感有很高的要求,并要求医生对解剖有了解,能把实际的情况转换为空间,在大脑里有个概念,才能精确地完成手术。对于薛平而言,多年来的经验积累,已经让他对ERCP的使用掌握得游刃有余。
78岁的张大爷,因为胆管结石开过三次刀,最近结石还是复发了。检查发现胆管长了两个很大的结石(大的有2.5*3厘米,小的有2.5*2厘米,卡在胆总管处),并伴有肺结核,肺大泡。因为肺结核导致肺功能差,已经不能再经历一次开刀手术了。但石头的卡压,导致张大爷反复感染、发烧。
经过打听,张大爷找到薛平主任寻求帮助。接诊后,薛平给张大爷做了一次检查,认为他可以接受ERCP的微创治疗:首先利用胆道支架把胆汁引流出来,改善胆道的内环境,胆汁的流出也会对结石造成冲击,能帮助改变结石的形状,有利于取石。
经过首次ERCP治疗,张大爷黄疸的情况有所好转,但里面的石头还是存在,经过考量,薛平决定再进行两次ERCP治疗,分次把结石击碎取出。三次的ERCP治疗都很成功,张大爷胆管里面的结石被清干净了,身体也在渐渐康复中。
“三次都在ERCP微创下进行,患者只需要局麻,医生从患者的口中放入一条导管管,管道下到胆管里面进行手术,医生在外面操作着内镜,可以说是‘小动作’完成大手术,患者无需开刀,损伤小,有利于快速恢复。”薛平介绍,ERCP平均一个手术在半个小时左右就完成,如果入路顺利,成功进到胆管处,快的10几分钟就可完成一例。ERCP技术适用于胆总管结石;由于炎症或肿瘤引起的胆管狭窄治疗;或者黄疸很深,但患者需要进行很大的手术,可以先通过ERCP手术,把胆管疏通,降低黄疸,更利于手术的进行。
联合微创
对付阻塞性黄疸
黄疸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而造成黄疸常见有三种原因:溶血性黄疸(血液病引起的),肝细胞性黄疸(肝脏疾病引起的),阻塞性黄疸(结石、肿瘤引起的)。
ERCP治疗是针对阻塞性黄疸的有效治疗手段,也就是胆道里面有堵塞、有病变了。但对于一些病变部位比较深的,如发病部位复杂的黄疸患者,或者肝脏长满了石头不能开刀的患者,则需要经皮肝穿刺微创胆道镜治疗技术解决。
33岁的小夏,因为肝内的胆管长结石,已经做过3次手术取石,肚子都花掉了一大块,但结石还是复发。最近一次结石“疯长”,使得小夏出现反复胆道感染、发烧、黄疸,医院,但医生都不敢给小夏开刀取石。经介绍,小夏来到了薛平处治疗。检查发现,小夏有肝硬化、黄疸,需要多重微创配合才能解决问题。
“穿刺要经过很多门静脉,肝胆管里面有特殊系统,叫格林森氏系统,就是说胆管周围有肝静脉和门静脉,手术时要巧妙把肝静脉和门静脉避开,建立起通路到胆管里面,才能取石,这个建路的风险也很高,稍有差错就会危及生命。”薛平称,在X光和超声的协助下,把管道插进去,再通过ERCP把肝胆的乳头打开,引流胆汁,石头往下冲的时把石头取出来。胆汁引下来后,小夏的黄疸也退下来了。
帮你问医生:胆结石该如何防治?很多人发现胆囊结石,因为无症状或只有小痛,于是就不处理。研究发现,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发生胆囊癌的患者是常人的13倍以上,也就是说,有胆囊炎等问题的患者是胆囊癌的高发人群。薛平表示,胆囊癌比肝癌还要凶险,因此,我们要重视胆结石的防治。
防治肝胆疾病,首先要改掉不良是饮食习惯,如不吃生的食物,如鱼生等,因为生的食物容易让肝胆器官滋生肝吸虫,如果严重的情况会导致肝的淀粉样病变,这在目前为止尚无治愈的办法,患者在短期内会出现生命危险。
其次,血脂的升高也会引起胆结石。薛平表示,血脂高会影响胆固醇的分泌平衡,从而诱发胆结石,因此不要吃肥腻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宜多吃青菜、水果等食物。
此外,要养成吃早餐的习惯。因为胆囊是一个浓缩的器官,晚上睡觉时胆汁会浓缩在胆囊里面,如果没有吃早餐,胆汁就会很粘稠,若加上血脂高,就会更易诱发结石,进食早餐后胆汁会分泌出来,胆囊内环境变得通畅。
薛平提醒,很多人检查发现有胆结石,但由于早期结石小无症状就不处理,但这其实有潜在的风险。因为胆结石不能自行排出,如果往外跑了,卡在某个部位,会引起严重问题,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建议有胆结石的患者,尤其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要积极处理结石。此外,如果出现右上腹疼痛,要警惕胆结石的可能,而B超检查是发现肝胆胰疾病的“金标准”,建议我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B超检查。
专家介绍:薛平
广州医院肝胆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任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外科学组全国委员,医院学会数字医学临床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分会副主委、内镜外科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胰腺外科医师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医师分会常委等。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周五下午
(来源:《老人报》年10月)
治疗白癜风最新方法儿童白癜风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