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主办、强生公司承办,《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辑部学术支持的《医源性胆管损伤后狭窄三维可视化诊治专家共识》研讨会于年12月14日在上海举办。
医源性胆管损伤(Iatrogenicbileductinjury)是在医疗行为中发生的胆管误伤,在各种上腹部手术和有创性检查中都有可能发生,其最常见的原因是LC,LC导致的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可达0.3%~1.1%。医源性胆管损伤可导致胆管狭窄,若修复不成功也会导致吻合口狭窄,引起反复发作的急性胆管炎、肝脓肿,最终导致胆汁性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可能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修复手术困难,再狭窄率高,且再次修复手术困难明显增大,因而一次性修复成功十分重要。术前的精准评估是提高医源性胆管损伤后狭窄修复手术成功率和疗效的重要前提。
三维可视化技术通过处理增强CT或(和)增强MRI的图像数据,直观、立体地显示肝脏轮廓和肝脏脉管的汇合方式与空间构象,明确胆管狭窄的位置,测量肝门深度、左肝管横部长度,评估是否存在肝脏萎缩、肝门旋转和肝内胆管结石,还可以根据需要模拟肝段切除和测量剩余肝体积等,为胆管损伤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直观和定量依据。本次拟定专家共识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角度论述了医源性胆管损伤后狭窄的精准诊治。
我国著名外科专家姜洪池教授和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委、胆道外科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志伟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来自全国各地30余位胆道外科专家出席会议,包括梁力建、方驰华、姜小清、杨尹默、张永杰、卢绮萍、孙备、李相成、仇毓东、梁霄、郭伟、邵成浩、李江涛、殷晓煜、段伟东、黄强、王剑明、汤朝晖、耿智敏、郑亚民、龚伟、程石、刘厚宝、曾永毅教授等。
本共识主要执笔者上海交通大医院王坚教授首先详细介绍了本共识的撰写背景和共识主要内容。
与会专家对共识初稿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很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在结合专家讨论意见进一步完善后,本共识将发表在近期《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医源性胆管损伤后狭窄三维可视化诊治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
主任委员:姜洪池,全志伟
委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蔡秀军,程石,陈炜,段伟东,方驰华,耿智敏,龚伟,郭伟,黄强,黄志勇,姜洪池,姜小清,李江涛,李相成,梁力建,梁霄,刘厚宝,刘连新,刘颖斌,卢绮萍,仇毓东,全志伟,邵成浩,施宝民,孙备,汤朝晖,田利国,王坚,王剑民,杨扬,杨尹默,殷晓煜,曾永毅,张永杰,郑亚民
执笔者:王坚,闫加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