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监测肝脏功能和筛查肝脏疾病,临床上开展了一系列的肝功能检查项目(LiverFunctionTests,LFTs),今天我们来详细学学肝功能检查指标那些事儿。
三大指标
01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指标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AlanineTransamin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ALT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标,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LT水平可升高1倍,ALT水平与肝脏损伤程度呈正比。但当肝脏损伤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ALT枯竭,这时血液中的ALT反而降低,但是黄疸却持续升高,这种现象即所谓「酶胆分离」[1]。这一特殊情况更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参考范围
对于血清ALT和AST的正常值上限(ULN),目前尚无一致意见。正常情况下,血清ALT和AST的浓度低于30-40U/L。一般按照国际惯例,ALTULN:男40U/L,女35U/L。临床意义
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轻型:肝细胞虽有损伤,但细胞内的线粒体仍保持完整,故释放入血的主要是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的ALT和AST,以ALT的升高为主,AST/ALT<1。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的中型和重型:肝细胞内的线粒体也遭到了破坏,AST从线粒体漏出,因而表现出AST/ALT>1。但是当肝脏损伤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症状恶化时,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ALT枯竭,而胆红素进行性升高,表现为黄疸进行性加深,即出现“酶胆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破坏,预后不佳。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线粒体的破坏程度更加严重,AST升高更加明显,AST/ALT>1,甚至>2。酒精性肝病患者:AST升高明显,ALT可正常,AST/ALT常>2,可伴γ-谷氨酰转肽酶(GGT)明显升高。自身免疫性肝炎:ALT、AST明显升高,同时γ-球蛋白或IgG≥1.5倍正常值上限。02反映胆红素代谢的指标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主要包括总胆红素(Total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Bilirubin,DBIL)和总胆汁酸(TotalBileAcid,TBA)。为更好地理解肝功能检查中的TBIL和DBIL的结果,有必要把表回顾一下。未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的区别要点黄疸
正常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为天,血液中衰老的红细胞被降解并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IBIL,经肝脏转化为DBIL,随胆汁被排入胆道,最后大部分经大便排出,小部分经肠道吸收,经血液循环重回到肝内。若血清中胆红素升高则会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称为黄疸。根据病因,可将黄疸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及梗阻性黄疸。临床意义
溶血性黄疸:当发生血管内溶血或红细胞大量破裂时,体内产生大量IBIL而超过肝脏的摄取和代谢能力,血中IBIL显著升高,引起溶血性黄疸,而此时DBIL、ALT、AST和ALP基本正常。肝细胞性黄疸:当肝细胞受损时,一方面肝脏无法完全摄取和结合IBIL,另一方面肝细胞内的DBIL会从受损的肝细胞释出,因此导致血液中DBIL和IBIL均升高,同时转氨酶也显著升高,即导致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当胆道因为结石、肿瘤或周围肿物压迫致其梗阻时,肝细胞分泌的DBIL排出受阻,由于胆管内压增高致使DBIL逆流入血液,因此出现血中DBIL显著升高,IBIL不升高或轻度升高,且伴肝脏酶学改变,此为梗阻性黄疸。表1:TBIL、DBIL及2者的比值在3种类型黄疸中的特点(点击查看大图)
03反映胆汁淤滞的指标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主要包括总蛋白(TotalProtein,TP)和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TP主要为ALB和球蛋白(Globulin,GLO)的总和。白蛋白的半衰期为15~19天,且肝脏的代偿功能很强,若肝脏损伤轻微,又是在疾病的早期,TP和ALB的结果不一定能显示蛋白质量和质的改变。当机体发生慢性肝实质性损伤时,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时,由于干细胞合成蛋白质功能障碍,引起蛋白质减少,血清总蛋白减低,以白蛋白减少为主,白蛋白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呈正比。参考范围
ALP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为:40-U;GGT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为:50U。临床意义
血清ALP和GGT升高是胆汁淤积最具有特征性早期表现,两者升高提示出现胆汁淤积。肝脏中ALP和GGT均表达于肝细胞血窦侧和毛细胆管侧及胆管细胞微绒毛上,经胆汁排入胆道系统。当胆汁排泄不畅,毛细胆管内压增高,可诱发ALP产生增多,加之胆汁酸凭借其表面活性作用,将ALP从脂质膜上溶析下来,使血清ALP明显增高。值得注意的是,多种因素可引起正常人血ALP显著升高。如当妊娠3个月后,胎盘型ALP进入血液达正常的2-3倍,分娩后还可持续数周;周岁儿童及10岁后青春期,骨骼处于发育期,ALP水平高于成年人可达3倍;此外高脂饮食后及某些骨骼疾病也会使得ALP水平升高。当排除上述生理病理情况后,血清ALP明显升高可提示肝胆疾病。04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主要包括: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凝血酶原时间(PT)和胆碱酯酶(CHE)等等。血浆内主要蛋白质几乎全部由肝脏制造。肝脏合成的蛋白质主要为Alb,大部分球蛋白也由肝脏产生。肝脏尚能合成血清胆碱酯酶(CHE)及多种凝血因子。肝损害时,合成功能下降,以上指标浓度也随之降低,其降低程度与肝脏合成功能的损害程度呈正比。还有八大肝功标志物
1.碱性磷酸酶(ALP或AKP)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种酶。目前ALP测定可以用于黄疸的鉴别诊断。如因胆道结石、胆道肿瘤、胰头癌导致的阻塞型黄疸,ALP早期常明显升高,甚至可达到参考范围上线的10~15倍。其增高还可见于急性肝炎,肝内外胆管阻塞,骨骼疾病(骨折,骨质破坏,骨肿瘤、佝偻病、软骨症、肢端肥大症),儿童生长发育期间和孕妇。2.γ-谷氨酰转移酶(GGT或γ-GGT)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其中以肾活性最高,其次为前列腺、胰、肝、脾、肠等。其增高可见于原发性与转移向肝癌,弹道阻塞性胆道阻塞性疾病、肝实质性病变和酒精性肝损伤等。3.腺苷脱氨酶(AdenosineDeaminase,ADA)活性以胸腺、脾和其他淋巴组织中含量最高,肝、肺、肾和骨胳肌等处含量较低。急性肝炎时ALT几乎明显升高,ADA仅轻、中度升高,且阳性率明显低于AST和ALT。当机体重症肝炎发生「酶胆分离」时,尽管ALT不高甚至有时降低,而ADA明显升高。4.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U升高,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肿瘤标志物。5.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临床一般测定的胆碱酯酶是指酯酰胆碱酯酶,该酶由干细胞合成后以一定速度释放入血中,是肝脏合成蛋白质功能标志物之一。肝实质损害后血清CHE水平降低,其降低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相平行。血清CHE测定对接触有机磷农药的工人和使用这具有监测价值,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有诊断意义。6.血氨慢性肝性脑病、门体分流性脑病患者多有血氨增高,但急性肝性脑病患者血氨可以正常。7.前白蛋白与白蛋白相比,半衰期短(仅为1.9d)、含量低、更灵敏地反应干细胞合成功能。8.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αFP或AFP)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6.9万,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在成人,AFP可以在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血清AFP水平与肝癌大小呈正相关。AFP诊断肝癌的标准:血清AFP>ug/L持续4周以上;AFP≥ug/L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以上。心尊门易学协会,是一个从易学研究与运用、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组织。欢迎爱好易学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