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王波通讯员徐晨燕
这两天宁波医生徐光泽成医院的“名人”,大家见他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事情发生在去年12月25日深夜,69岁的老李睡梦中突然胸痛难忍,大汗淋漓,没过几分钟就晕厥了。妻子连忙叫来救医院。医院的路上老李又反复晕厥了3次。深夜1点,医院,但他已经烦躁不安,血压极低,心率只有20次每分钟,危在旦夕。
接诊的医生明确了病情,是急性心肌梗死!然而这么危急的急性医院还是很少见。怎么办?医生想到了从宁波医院来帮扶的心血管内科专家徐光泽。
凌晨1点,徐光泽接到了急诊医生的电话。“快准备溶栓,尽快打通栓塞血管!”了解了主要病情后,徐光泽医生口气坚定的说到,一边已快速穿好衣服,医院。
医院,给血压和心律不稳的病人溶栓这还是第一次。但是对于老李而言,抢救的黄金时间就这几分钟。徐光泽心里早已衡量过,虽然在贞丰县第一次开展如此高难度的溶栓治疗风险极大,但如果在此时将老医院,极有可能在途中失去生命。于是他冒着风险决定溶栓。
一路奔跑,5分医院急诊室。医院的急诊医生一起打通静脉通道,一边缓慢注射药物,一边双眼紧紧盯着心律的变化。20、30、40,老李的心律逐渐上升,不到10分钟他已经恢复了意识,胸痛也缓解了。半个小时后,老李的心率达到60,血压接近正常水平,复查心电图也恢复正常。“从指标来看,心脏血管已经打通了。”抢救医生们不禁舒口气,纷纷给徐医生点赞。老李和家人也终于放下心里的石头。
又经过1个小时的观察,老李的生命体征平稳。但这时徐光泽并未回家,他又详细的向老李一家解释了病情:“虽然堵塞的血管里恢复血流了,但是病因还未根治。”原来徐光泽判断老李极有可能是血管严重狭窄,需要进一步诊治看看是否需要放置支架。目前在贞丰县还未开展支架植入手术,医院。
但是家庭并不宽裕的老李一家却认为现在人状况已经好转,不需要进一步治疗。
徐光泽急在心里,于是凌晨2点多,他和急诊医生一次又一次的做老李一家的思想工作,向他们详细介绍病情和治疗方案。
时间到了3点半,老李医院。
医院,医生造影中发现老李多支心脏血管狭窄,其中主要分支右冠状动脉狭窄竟然达到95%,随时可能心梗再发。医生给老李放置了支架,目前恢复良好。
去年年底徐光泽响应号召主动报名来到贵州帮扶。才10来天时间,徐医生已开展了5次心血管突发危重症急救的讲座和急救实战,医院提交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医院的积极支持,有望即将开展。
“因地制宜之下,我希望尽最大努力,让当地心脑血管病病患多一份技术和理念保障来维护生命健康,也为病患获得进一步救治或者成功转院争取机会,并且希望能在半年之内把这种救治能力传递下去”。徐光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