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经验交流危重症患者早期动态血糖时

医院内分泌科

危重症患者无论有无糖尿病病史,也普遍存在糖代谢紊乱。影响危重症患者血糖变化的因素很多,无论高血糖还是低血糖,均对患者机体造成严重影响。持续高血糖使危重症患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增多。高血糖还可触发不良生物学事件和氧化应激,使内皮功能受损、血管损害,增强单核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细胞凋亡等。低血糖可导致神经、脑细胞不可逆损伤,甚至死亡。有研究报道,血糖3.3mmol/L是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较多研究发现,控制危重症状态下血糖水平可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目前,针对危重患者早期动态血糖时间窗与预后关系的研究少见,本研究通过对例危重症患者入院时进行24h动态血糖监测(CGM),探讨血糖时间窗对危重症患者转归的影响,为临床对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及病情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入选年3月至年3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非糖尿病重症患者例,所有患者均按照ICU要求给予救治与护理,所有患者均进行24hCGM,均获得患者本人或者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6.0%的患者,入住24h的患者;24h动态血糖监测数据不全的患者。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二、研究方法

1.CGM:应用美国MiniMed公司生产的皮下埋入式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每日监测空腹、早餐后2h、中餐后2h及睡前指尖血糖值,输入CGMS记录仪内。24h过后,通过系统软件将CGMS记录仪上的数据下载到电脑读取患者监测时间段的血糖谱并分析。

2.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入科后使用APACHEⅡ疾病严重程度评分表,对患者24h内急性生理学、年龄和患病前的慢性健康状况三部分进行综合评分并进行分析,其中急性生理评分包括体温、平均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数、pH或血碳酸氢根(无法行血气分析时采用此值,一般情况下不推荐)、血清钠、血清钾、血肌酐、血细胞比容、白细胞计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2项生理指标均为入院后前24h内最差值,每一项分值为0~4分,总分值0~60分。

3.动态血糖时间窗评估:(1)高血糖时间窗:依据CGMS的标准,患者24h血糖水平高于10.0mmol/L的时间总和即为高血糖时间窗;(2)正常血糖时间窗:患者24h血糖水平低于10.0mmol/L且高于3.9mmol/L的时间总和即为正常血糖时间窗;(3)低血糖时间窗:患者24h血糖水平低于3.9mmol/L的时间总和即为低血糖时间。数据处理均以小时(h)为单位。

4.患者分层研究:首先比较死亡和存活患者间高血糖时间窗、正常血糖时间窗、低血糖时间窗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两组比较中有差异的指标进行分层研究,根据四分位数间距[G1(P0-P25)、G2(P25-P50)、G3(P50-P75)、G4(P75-P)]将有差异的指标进行分层,探讨随着血糖时间窗的变化,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和死亡情况。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的计量资料的比较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一般资料

例危重症患者,男76例,女28例,年龄28~84岁,平均(52±11)岁;其中呼吸系统疾病49例,术后患者33例,中毒患者7例,其他15例。入ICU后患者APACHEⅡ评分为(22.1±8.0)分,救治存活患者75例,死亡患者29例(由ICU转至普通病房者定义为存活,在ICU住院期间死亡者定义为死亡)。

二、APACHEⅡ值与正常血糖、高血糖、低血糖时间窗的关系

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5,P0.01),死亡组正常血糖时间窗时间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统计学意义(Z=-3.95,P0.01),死亡组高血糖时间窗时间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1,P0.05),死亡组低血糖时间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P0.05)(表1)。

三、不同水平的正常血糖时间窗对患者结局的影响

根据四分位数间距,将正常血糖时间窗分为4层[分别为G1(0~7.56)、G2(7.56~21.96)、G3(21.96~23.58)、G4(23.58~24),各26例]。各层比较显示,随着正常血糖时间窗的增加,危重症患者APACHEⅡ评分分值呈逐渐下降趋势,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5.2±6.0、25.2±5.3、17.2±4.6、17.3±5.0,F=32.20,P0.01)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后发现,G3组的APACHEⅡ评分与G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正常血糖时间窗的增加,患者死亡率呈逐渐下降趋势,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9.2%、34.6%、3.8%、3.8%,χ2=23.38,P0.01),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后发现,G3的死亡率与G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四、不同水平的高血糖时间窗对患者结局的影响

根据四分位数间距,将高血糖时间窗分为4层[分别为G1(0)、G2(0~1.68)、G3(1.68~18.48)、G4(18.48~24.00),各26例],随着高血糖时间窗的增加,危重症患者APACHEⅡ评分分值呈逐渐升高趋势,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1±1.5、19.1±4.3、25.2±7.9、35.0±6.2,F=18.71,P0.05),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后发现,4亚组之间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高血糖时间窗的增加,患者死亡率比较显示,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0、30.8%、73.08%,χ2=15.88,P0.01)。

五、不同水平的低血糖时间窗对患者结局的影响

因所有患者中有58.6%的患者并未发生低血糖,故对低血糖时间窗按照是否发生低血糖分成2个亚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G1(未发生低血糖)与G2(发生低血糖)之间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2±8.9比25.5±8.9,t=-1.30,P0.05)G1与G2之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2%比30.2%,χ2=0.76,P0.05)。即是否发生低血糖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以及患者死亡率均无统计学差异(t=-1.30,P0.05)。

讨论

目前,较多文献报道,危重症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常出现应激性高血糖,其发生率为43%~50%,并且应激性高血糖对患者预后有预测作用,但很少研究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guoyun.net/xgzs/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