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66岁的朱先生按照提前预约的时间,医院心内科的心脏康复中心,通过“心肺运动试验”评估今后在家进行体育运动的强度。
“这一次的评估结果很不错,也可以说,跟三个月前的状况对比,这次结果超出了我的预料。”朱先生告诉我们,今年3月7日,因为发作性心慌1年,加重10天,医院心内科。3月9日,做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示:冠心病,双支病变(累及LAD及RCA)。朱先生说:“我这个双支病变,说起来很吓人,左前降支有几处狭窄,分别达到70%、80%,比较保险的办法是在最狭窄之处放一个支架,比较冒险的办法是强化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定期复查,我选择了后者。”
“心脏康复五大处方”3月13日,朱医院心内科接受了第一次“心肺运动试验”,为其进行试验评估的心内科副主任才晓君说:“根据试验结果,我们为其出具了相应的心脏康复的“五大处方”,具体如下:1、建议患者改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规律作息,戒烟限酒,适量运动;2、建议患者消除紧张情绪,精神放松,去除心理因素影响;3、个体化简单运动处方:每周3~5次有氧运动(m/h),每次30~40分钟,逐渐提升运动耐量和最大摄氧量;4、强化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积极控制血压;5、若症状较明显且不适感持续加重,可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冠脉介入治疗。”
“心脏康复的五大处方包括药物处方、运动处方、心理处方、营养处方及戒烟处方,其中运动处方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才主任补充道。
对于这一纸书写得明明白白的“心脏康复五大处方”,朱先生说坦言:“每周3~5次有氧运动,每小时米,目标心率次/分,每次30~40分钟,逐渐提升运动耐量和最大摄氧量,这是最最重要的一条,可以说,这一条改变了我的生活!”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朱先生回忆说,自己患有“高血压”和“阵发性室上速”三十余年,一直靠药物控制病情,平时很注意,运动量一定不能过大,甚至处于“能不动,就不动”的状态。尤其是自1年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发作性心慌以来,更是把每天的运动量压缩至最低。“大家一提到心脏病病人,肯定首先就会说注意休息,按时吃药,别累着,谁能理解我一个冠心病病人,血管狭窄最严重的地方达到80%,却还需要每周进行3~5次的运动呢?要不是我有了这个亲身经历,放到以前,我也不大相信。”朱先生的这番感慨,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心脏病患者对运动的误解。
按“处方”运动之后的改变
与朱先生的感慨相比,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才晓君教授感受更深刻之处在于:近段时间以来,前来做运动心肺试验,然后由我们出具运动处方的,大部分是来自内分泌科的糖尿病患者。更多的心脏病患者,还是纠结于心脏不好的人是不是应该多休息?
还是以朱先生于6月13日的“运动心肺试验报告”为例,才晓君主任解释说:“在试验报告中,‘峰值公斤摄氧量’是进行危险分层及判断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受试者在运动的最后阶段,竭尽全力,循环和呼吸系统发挥最大作用时每分钟所能摄取的氧量,代表着受试者的最大有氧代谢能力。与其3月前的数值25.9ml/(kg.min)相比,现在的26.9ml/(kg.min)是明显升高的,说明朱先生在最大运动时的摄氧能力是明显提高了。”
面对朱先生执行“运动处方”三个月前后的2份试验报告,我们注意到一组数字变化。在“运动终止后血压心率变化”一项中,运动终止后1分钟、2分钟、3分钟的心率指标,分别是、、98,而在三个月过后的对应指标,分别是、97、86。运动试验终止后3分钟,时隔三个月的血压指标,分别是/66、/69。
心内科医学博士王福介绍说:“这些数字,都是心肺运动试验系统测算出来的,误差极小,这就充分说明,这位患者经过三个月的科学运动,心率和血压这两项指标趋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不坚持科学的运动,一个冠状动脉有几处狭窄的患者,基本上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变化。”
医生开“运动处方”的依据
“运动处方”,听起来极具清新与时尚之感,却也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才晓君教授告诉我们:“作为专业的心内科医生,我们去告诉冠心病患者一定要适量的科学运动,患者往往都很难接受,我心脏不好,为什么还要运动?在这个执行难度的背后,更大的难度是,即使患者接受了医生的运动建议,你怎么能保证让患者的运动量恰到好处?也可以这么理解,运动量小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一旦运动量过大,又会成为患者的负担。所以,专业的心内科医生,需要有一把标尺,来科学地测定患者到底需要怎样的一个运动强度,这把标尺,就是心肺运动试验项目,这也是我们开具‘运动处方’的依据。”
医院于年12月份开始启动心肺运动试验项目,此项技术测评人员为心内科才晓君主任医师、王福医师及刘春美护师。其中,才晓君主任医师曾多次参与并完成心肺运动试验及心脏康复的相关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如年“心肺康复理论及临床操作培训项目(北京站)”、年“全国心脏康复与预防进展学习强化培训班”、年“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临床应用及运动处方制定”菁英培训班(长春站)。王福医师也于年3月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心脏康复适宜技术及运动处方强化培训班”并获得结业证书。护师刘春美参加了年“全国心脏康复与预防进展学习强化培训班”并取得结业证书。
自开展心肺运动试验以来,医院每月约有余位患者进行心肺运动试验。
哪些人需要‘心脏康复’
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康复治疗,是心脏康复工作未来的重点方向。在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心肺运动试验结果出具个性化的运动处方,以尽快恢复心肺功能和提升运动耐量,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尽快回归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那么,具体到芸芸众生之中的普通人,到底是哪些人进行心脏康复,需要“运动处方”呢?才晓君教授介绍说:“现代心脏康复是一种综合的医疗手段,包括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运动疗法、饮食疗法、心理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传动中医治疗、社会和职业治疗等多个方面,与大部分人认识中的‘理疗’和‘康复’有着重要的区别。从当前的临床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主要面向三大类型的患者,一是广义的心脏病患者,尤其是支架植入或搭桥术后病人;二是糖尿病患者,医院进行胸部或腹部大手术的患者,通过运动心肺试验来测定能否耐受手术。当然,对于正常人想了解自己的运动能力或者想参加高强度的运动项目如马拉松及长途徒步等也可以评估。”
背景链接——
CPET评定运动心功能的“金标准”
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ExerciseTesting,CPET)是指伴有代谢测定(氧气摄入量VO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等气体交换指标)的一种新兴的心肺功能测评方法,在心脏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静息状态和运动过程中每次呼吸中的氧气摄入量(VO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和通气量(VE)的测定,结合心率、血压和心电图以及运动中出现的症状,对患者的运动耐量、心肺功能做出综合评估。
心肺运动试验根据受试者的情况采用个体化的斜坡式递增(Ramp)运动方案,通过6-10分钟的持续递增功率的运动,测量受试者的最大耐受功率负荷和最大有氧代谢能力。CPET通过记录运动中及最大负荷时的心肺相关指标,客观的评估患者心肺储备功能和运动耐量,因此是评定运动心功能的“金标准”。CPET医师可根据测量值对患者进行心肺功能的评估,并开出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和治疗方案,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心脏康复,使患者的心肺功能恢复、运动耐量提升,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节省医保费用。
心肺运动试验在临床中可应用于以下多个方面:
1、心肺疾病的早期诊断
心肺运动试验可通过检测运动刺激时患者的呼吸气体(包括氧气、二氧化碳)、通气参数及代谢指标、心排量、心电图等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即能够通过无创性血流呼吸监测更精确、全面地评价心肺功能,从而早期发现心肺疾病。
2、心肺疾病运动处方的制定
运动训练已经成为许多慢性疾病在稳定期甚至是急性期的重要治疗手段,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病、糖尿病等,为这些心肺疾病患者制定运动处方,进行恰当锻炼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心肺运动试验可准确测量患者的无氧阈水平,以无氧阈运动强度为基准,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
3、指导和评价康复效果
CPET对心肺功能的评估结果也可以用于评估临床治疗或康复干预的效果,指导制定恰当的运动处方及进行功能分级判定,同时为康复方案的二次制定或修改提供依据。
4、手术患者术前心肺功能评估
运动中心脏、肺脏和外周循环功能的变化导致代谢率和氧运输的增加,它与手术时高代谢状态,术后组织修复需氧量的增加和继之引起的心排出量增加相类似。因此心肺运动试验对评估围手术期危险性有其独特的作用。心肺运动试验参数对指导制定合适的麻醉方式、术式,评估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5、心肺疾病预后评估
现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心肺运动试验参数是目前判定心肺疾病预后最准确的的预测参数,对于心功能衰竭、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预后的预测优于彩超、肺功能等参数。在北美地区心肺运动试验参数作为筛选心脏移植患者风险的标准已被FDA列为I类适应证,估计今后会有更多心肺疾病的预后评估选择心肺运动试验参数。
CPET作为一种客观、定量、无创、可同时检测心肺代谢等多系统的整体功能状态的方法,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评价、治疗、预后估计及慢性病预防和健康管理中。同时,CPET需要广大临床医师在具备人体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新理论的前提下进行恰当的临床应用和正确解读。
才晓君,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山东大学、泰山医学院及潍坊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学会兼职:中国康复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心血管健康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学会心力衰竭分会委员,济南医学会老年分会主任委员。
主要荣誉:山东大学优秀带教教师,山东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山东大学齐鲁医学优秀教师。
技术特长: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的诊断、药物治疗及冠脉介入治疗及起搏器植入及程控,目前致力于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防治及心脏康复。
专家门诊时间:周五上午,心力衰竭门诊(周二上午、周四上午轮转)
关天星马庆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