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ERCP技术难度高,医院不多,而且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大多采取两步走的方式、分次手术处理。患者通常需经历2次麻醉、手术,心理压力大,经济压力大。我院普外一科(肝胆外科)对此采取同期ERCP+LC(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总管取石、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式,一次性微创处理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双重问题(如伴有胆源性胰腺炎也同时解决),使患者避免了双重压力,化繁为简,而且相对于其他手术方式,结石复发率最低。
目前,包括胆总管结石、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胆囊结石保胆取石、部分肝内胆管结石、胆胰汇合部异常、壶腹周围肿瘤、胆道肿瘤、胰头肿瘤、慢性胰腺炎等在内的诸多胆胰系统疾病,均可在普外一科通过多镜联合技术进行明确诊断、微创治疗;科室在微创化、精准化的外科理念下有了新的跨越。
患者术后良好,与医生亲密合影案例分享
80岁的王大爷既往患胆囊结石10余年,时常有右上腹疼痛不适等症状。医生及家人都劝李大爷手术治疗,但老人担心手术创伤、并发症等因素而始终未行手术治疗。2周前,王大爷饭后出现剧烈的上腹痛,医院诊断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胆总管结石伴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肝功能损伤,需手术治疗。因为既需要切除胆囊,又需要取出胆总管结石,需要开腹手术或者分次手术。家属商议后转来我院。充分考虑到手术风险和患者意愿,经荣大庆主任组织会诊、讨论,为王大爷量身制定了同期ERCP+LC的手术方案。整个手术过程不到2小时,一次麻醉下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并经内镜取出胆总管内多发结石,手术只在腹壁上留有3个微创小孔切口,术后第一天即下床活动,第5天王大爷便痊愈出院了。手术处理了胆囊、胆总管双重问题,免除了李大爷再次发生胆囊炎、胆管炎、胰腺炎的后顾之忧。
90岁的吴奶奶既往因为胆总管多发结石多次开腹手术治疗。半个月前家属因为吴奶奶出现食欲差、陶医院检查,经检查发现老人胆总管内充满多发巨大结石,形成胆道梗阻。老人来到我院,荣大庆主任组织会诊、讨论,制定了多镜联合、液电碎石、取石的治疗方案,成功为老人解决了胆道梗阻、恢复了食欲,避免了再次开腹手术给老人带来的风险和痛苦。
科室简介
普外一科(肝胆外科)
我院普外一科(肝胆外科)组建于年,是省临床重点学科。学科建设一直紧跟医学科技发展前沿,在新老两代学科带头人刘承训和董齐、荣大庆教授的带领下,以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为引领,开展各类肝胆外科手术及微创手术。科室于年在省内率先开展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目前累计完成各种微创外科手术一万余例。向20医院推广、普及微创技术在肝胆胰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培养培训基层肝胆外科骨干近百名,举办会议、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多次。
年《腹腔镜下微创技术临床应用》获辽宁省临床能力建设工程项目资金资助万元,医院匹配资助万元。近年累计获得各级科研专项12项,科研资金总计1余万元。三年来发表SCI论文4篇,国内核心及国家级论文20余篇,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多项。科室秉承肝胆胰外科发展的微创化、交融化理念,派专人到国内内镜学组组长单位、ERCP学组组长单位学习,掌握内镜技术在肝胆胰外科的应用。完成省内首例3D腹腔镜三镜联合手术。于省内率先开展同期ERCP+LC手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总管取石、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使患者一次麻醉下即可接受两项微创手术,一次性完成胆系结石治疗。目前已完成以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为基础的双镜、三镜联合技术治疗肝胆胰疾病手术余例,患者接受意愿强烈,手术效果良好。
学科
带
头
人
荣大庆
出诊时间每周一上午微创普外一科(肝胆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普通外科专家、腹腔镜外科专家。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普外科基础和临床的许多问题都有较深入的研究,临床经验丰富。在腹腔镜微创外科、肝胆外科、消化道肿瘤、营养支持、重症胰腺炎、甲状腺外科、疝外科、乳腺外科等方面均有较深造诣。擅长腹腔镜微创手术,已完成各类腹腔镜手术多例。先后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辽宁医学科技奖,先后发表SCI文章、国内核心及国家级论文3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7部。兼任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外科学会委员、辽宁省外科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胰腺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及沈阳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委、大连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编委等。
编辑:医院文化宣传中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