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药如何治疗胆结石

胆结石(包括胆囊结石、总胆管结石及肝胆管结石)属中医“胁痛”、“黄疸”范畴。《内经》、《金匮要略》及后世众多医著均对其有所阐述。中医学认为,胆附于肝,有经脉相互络属,肝胆互为表里;胆汁由肝之精气所化生,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胆为六腑之一,以通为顺。肝失疏泄,胆汁生化失常、排泄不畅,淤滞日久,聚而成石。肝和胆疏泄功能失常是胆结石的基本病机[1]。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具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手段,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因人而异的方法更是使治疗个体化,能充分的发挥中医药的作用。而中医的治疗手段又是多样的,汤药,针法(体针、耳针)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中药对胆结石的治疗作用

中医药在胆结石保守治疗中的作用

胆结石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包括溶石、碎石、排石、手术、中医中药等,尽管手术治疗疗效确切,但药物治疗,尤其是中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得到普遍的认可。

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发病多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致肝郁化热,熏蒸肝胆,日久煎熬成石。且情志抑郁则肝气失于条达,气机阻滞,胆汁疏泄不利,聚结成石,胆络被阻,不通则痛而发生胁痛。认为本病病位在肝胆,以肝郁胆热为主,因此治以疏肝理气解郁,清热利胆排石[2]。

胆结石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肝气郁结证、肝胆湿热证、热毒壅积证、肝郁脾虚证[3]。利用胆宁片,疗效显著。

中医药在围手术期的应用

手术是治疗胆管结石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治疗的局限性,肝内胆管解剖的复杂性等诸多原因,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术后残留率、复发率一直居高不下。要恢复肝胆系统功能,有必要中西结合,手术和中药相结合,而不是单纯地、被动地手术治疗。根据患者表现的不同的症状,可以辨证变换组方来应对围手术期患者出现的问题,甚至可以在不同的阶段服用不同的方剂[4]。

针灸对胆结石的治疗作用

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手段的独特之处,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采用针药并用的方法或几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联合应用。耳穴是针灸治法中独特的一种。

耳穴体穴联合中药对胆结石的治疗作用

根据病机和患者症状的表现,采用耳针,体针和汤药并用的方法辨证施治[5],耳穴为胆胰穴,体穴为期门穴,耳按压:每次治疗仪治疗后将治疗仪配备的小磁珠压在左右耳胰胆、肝、三焦、十二指肠等穴区。同时内服中药:根据辨证论治给予疏肝利胆、通里攻下、软坚散结、清热利湿解毒、活血通便方剂治疗。

耳穴联合中药对胆结石的治疗作用

保胆取石术后针对胆囊壁的炎症治疗及尽快恢复胆囊的收缩功能十分重要,是预防结石复发的关键措施。中医学采用耳穴按压和中药并用的方法以预防术后胆囊结石的复发[6]。耳穴按压刺激肝、胆、胆管穴位,能疏肝利胆,增加胆汁的分泌和排空,刺激三焦穴能疏利三焦气机,使胆汁排泄通畅,刺激胃、十二指肠穴位能调整胃肠功能。

中药给予利胆消炎、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消积软坚、通腑理气方剂治疗。针药结合具有利胆消炎、通利三焦、健脾益气、消积化瘀之功效。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增强胆囊的收缩功能,减轻胆囊壁的炎症,排出胆囊内淤积及有形微粒,从而有效防止胆囊结石的复发。中医药预防结石复发的方法具有疗效好、可兼顾调理肝胆脾胃等脏腑功能、患者易于接受等优势。

单纯体穴对胆结石的治疗作用

胆囊结石通常是借助胆囊收缩力和胆汁流动。根据传统针灸理论,以经络辨证、远近配穴为原则[7],选取右侧肝俞、胆俞、阳陵泉、胆囊穴、梁门。由于背俞穴和腹募穴都是脏腑之气输注和汇聚的部位,在分布上大体与对应的脏腑所在部位的上下排列相接近,因此临床上用俞募配穴治疗相关脏腑的病变,以发挥其协同作用。肝、胆相表里,针刺上述诸穴能疏理肝、胆之气机,利胆消炎止痛。

体外碎石联合针灸对胆结石的治疗作用

体外电磁波冲击碎石术,因其碎石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小,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在胆囊结石的应用中,由于胆囊生理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患者在经过体外电磁冲击波碎石后,被击碎结石的排出问题成为提高疗效的关键。在体外电磁波冲击碎石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8]。明显缩短排石时间,改善胁肋部疼痛及消化道症状。在体外碎石后针刺胆俞、肝俞、日月、期门、阳陵泉、丘墟、太冲,可控制胆管炎症,增强胆囊收缩功能,扩张胆管,提高胆囊内压力,使胆汁快速排出,推动结石通过胆管,起到内冲洗作用。

胆结石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的过程中,具有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并且可以针对具体的患者辨证论治,使治疗更具针对性。且在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可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初起阶段可以首先采用排石的手法,以在手术前后使用,可以提高手术的效果或降低胆结石的复发率等,或几种不同的治疗方式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总之,随着对中医药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在胆结石病的防治和治疗中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培庭.胆石病“从肝论治”要点[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1(6):1-3.

[2]郝新芳.胆石利通片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J].医药论坛杂志,,27(21):.

[3]易新平.肝胆宁汤治疗胆石症例[J].河南中医,,26(1):54-55.

[4]李金龙,李荣祥,何平,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中药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2(5):-.

[5]徐惠霞,纪恒胜.胆结石治疗仪合中药治疗胆石症32例[J].陕西中医,,27(4):-.

[6]杨卓欣,李健,黄明河,等.耳穴及防石胶囊预防取石术后胆囊结合四复发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5(11):-.

[7]宋曼萍.变频电针治疗胆石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6(11):-.

[8]邢筱华,谭捷,郑倩.体外电磁波冲击碎石术与针刺并用治疗胆囊结石32例[J].陕西中医,,28(9):-.

有奖活动:

传统医药——我与ta的故事(点击参与)

本周关键词:心电图

相关内容推荐:

一句话速记心电图

心电图之心肌梗死

心电图和心肌酶均正常的胸痛,切勿掉以轻心!

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图诊断肥厚型心肌病

这样教你看心电图,再也没理由看不懂!

这样教你看心电图,再也没理由看不懂之二!

(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请长按下方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guoyun.net/xgyy/73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